导航:X技术最新专利流体压力执行机构;一般液压技术和气动零部件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阀、泵、液压马达、液压缸等各类液压元件多的功能液压元件试验台的。
2.市面上现有的试验台,仅仅能够对部分液压元件进行测试,现有的液压元件公司,生产的液压元件种类较多,因出场需对其进行测试,若按现有市面上的测试设备,每种液压元件需采购一台对应的测试设备,成本较高,测试效率较低。
3.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多种液压元件的液压元件综合试验台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压元件综合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动力单元和多个用来测试不同液压元件的测试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第一变量泵、第一电磁比例溢流阀和节流阀,三者并联连接,一端连接在供油油路的入口处,另一端连接在个测试单元油路的入口处;动力单元与各测试单元之间依次设有压力计与压力传感器、单向阀、精过滤器和蓄能器;所述测试单元包括液压泵测试单元、液压阀测试单元、液压马达测试单元、液压缸测试单元,各测试单元相互并联连接在液压动力单元上,各测试单元上设有截止阀,通过控制截止阀的开关实现各测试功能。
5.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动力单元内设有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控制试验台内部的液压元件。
6.按上述技术方案,液压泵测试单元、液压马达测试单元、液压缸测试单元共用第一电磁换向阀。
7.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泵测试单元包括主单元和副单元,主单元包括与动力单元串联且为测试泵提供动力的液压马达;副单元单独连接在油路上,依次包括粗过滤器、连接在进油管和回油管路上的第二电磁换向阀、成对布设在测试泵两侧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计以及设在回油管路上的第二电磁比例溢流阀和第一流量传感器;所述液压马达与被测试泵通过第一扭矩转速仪连接,所述截止阀设在主单元的液压马达的两侧。
8.按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磁比例溢流阀遥控口处设有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
9.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压阀测试单元包括相互并联且连接在被测试阀上的第三电磁比例溢流阀和第四电磁比例溢流阀、与第三电磁比例溢流阀和第四电磁比例溢流阀分别串联的单向阀、成对布设在第三和第四电磁比例溢流阀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计、位于被测试阀回油管的第二流量传感器,所述动力单元与被测试阀的进油管相连;所述截止阀位于被测试阀的进油管路上。
10.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压马达测试单元包括与被测试液压马达连接的加载装置、成对布设在加载装置两端的压力传感器与压力计、设在加载装置两端的第三流量传感
器和第四流量传感器;加载装置与被测试液压马达通过第二扭矩转速仪连接,所述截止阀位于进油管和回油管上。
11.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压缸测试单元包括负载单元和被测试油缸单元,负载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回路,包括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与被测试油缸相连的负载油缸、成对位于负载油缸两侧的压力计以及位于进油管和回油管路上的第三电磁换向阀;被测试油缸单元包括位于被测试油缸两侧成对存在的压力传感器、压力计和单向节流阀;所述负载油缸与被测试油缸通过快速接头连接,快速接头上设有测力计,所述截止阀位于负载油缸与被测试油缸两侧。
12.按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测试单元的动力组件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第二变量泵和第五电磁比例溢流阀,与前两者串联的单向阀、压力传感器以及精过滤器;动力组件一端与供油油路相连,一端与负载油缸相连。
14.本实用新型根据液压原理图,试验台可分为四个支路,将测试换向阀、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马达集成在一台设备上,将原有以手动控制和以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为主的液压元件试验台改为以可编程控制器作为主控单元,从而达到节约成本、提高其测试效率的目的。
20.图中:1.第一变量泵,2.第二变量泵,3.液压马达,4.第二电磁比例溢流阀, 5.第一电磁比例溢流阀,6.第五电磁比例溢流阀,7.第三电磁比例溢流阀,8. 第四电磁比例溢流阀,9.第二电磁换向阀,10.第一电磁换向阀,11.第三电磁换向阀,12.负载油缸,13.单向节流阀,14.单向节流阀,15
1/2/3/5/6/7/8/ 9/10/11/12.压力计,19.加载装置,20.测力计,21.扭矩转速仪,22
1/2/3.粗过滤器,25.蓄能器,26.快速接头,27.节流阀, 28.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29.加热器,30.温度计;a、b、c、d、e、f、g、h、m、 n、o、p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元件综合试验台,包括液压动力单元和多个用来测试不同液压元件的测试单元。测试单元包括液压泵测试单元、液压阀测试单元、液压马达测试单元、液压缸测试单元,各测试单元相互并联连接在液压动力单元上,各单元上设有截止阀,通过控制截止阀的开关实现各测试功能;所述动力单元内设有可编程控制器,用于控制试验台内部的液压元件。
23.动力单元包括第一变量泵1、第一电磁比例溢流阀5和节流阀27,三者并联连接,一端连接在供油油路的入口处,另一端连接在个测试单元油路的入口处;动力单元与各测试单元之间依次设有压力计18
1和蓄能器25,蓄能器25与油路之间设有截止阀h。液压泵测试单元、液压马达测试单元、液压缸测试单元共用第一电磁换向阀10。
24.液压泵测试单元包括主单元和副单元,主单元包括与动力单元串联且为测试泵提供动力的液压马达3;副单元单独连接在油路上,依次包括粗过滤器24
1、连接在进油管和回油管路上的第二电磁换向阀9、成对布设在测试泵两侧的压力传感器16
1连接,所述截止阀a和b设在主单元的液压马达3的两侧。第二电磁比例溢流阀4遥控口处设有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28。
25.液压阀测试单元包括相互并联且连接在被测试阀上的第三电磁比例溢流阀7 和第四电磁比例溢流阀8、与第三电磁比例溢流阀7和第四电磁比例溢流阀8分别串联的单向阀17
4,动力单元与被测试阀的进油管相连;截止阀p和o位于第三和第四电磁比例溢流阀两侧,截止阀g位于被测试阀的进油管路上。
26.液压马达测试单元包括与被测试液压马达连接的加载装置19、成对布设在加载装置两端的压力传感器16
27.液压缸测试单元包括负载单元和被测试油缸单元,负载单元是一个完整的回路,包括提供动力的动力组件、与被测试油缸相连的负载油缸12、成对位于负载油缸12两侧的压力计18
7/8以及位于进油管和回油管路上的第三电磁换向阀 11。被测试油缸单元包括位于被测试油缸两侧成对存在的压力传感器16
5/6和单向节流阀13和14。负载油缸12与被测试油缸通过快速接头 26连接,快速接头26上设有测力计20。截止阀m和n位于负载油缸两侧,截止阀e和f位于被测试油缸两侧。液压缸测试单元的动力组件包括相互并联连接的第二变量泵2和第五电磁比例溢流阀6,与前两者串联的单向阀17
29.优选地,第一变量泵1与第二变量泵2进油口不仅直接与供油油路相连,还分别通过粗过滤器24
32.关闭截止阀c,d,e,f,g,即可得到液压泵测试单元,其液压原理图如图 2所示。将第一电磁比例溢流阀5调至高于第一变量泵1额定工作压力。将第二电磁比例溢流阀4通电,启动第一变量泵1的电机,待稳定运转之后,让与第二电磁比例溢流阀4遥控口处相连的两位两通电磁换向阀28通电。
34.关闭截止阀a,b,c,d,e,f即可得到液压阀测试单元,其液压原理图如图3所示。启
动第一变量泵1的电机,使第一电磁比例溢流阀5的压力等于第一变量泵1的额定工作压力,在被测试阀所允许的流量范围内,调节第一变量泵 1,给出不同流量通过被测试阀的阀口,测出相应的阀口进、出口压力差值。
36.关闭截至阀a,b,e,f,g即可得到液压马达测试单元,其液压原理图如图 4所示。测试时,使被试马达处于空载工况下,启动第一变量泵1的电机,调节第一电磁比例溢流阀5为此系统的额定压力,待稳定运转后,测试系统自动记录输入马达流量、进口压力和马达转速。
38.关闭截止阀a,b,c,d,g即可得到液压缸测试单元,其液压原理图如图5 所示。液压缸的最低启动压力是当液压缸不带负载的时候,活塞克服静摩擦所需要的力的大小。测量时,负载油缸12应脱离工作缸保持静止状态,使被试液压缸处于空载工况下,启动第一变量泵1的电机,向被测试液压缸无杆腔通入压力油。调节节流阀27的手柄,使之处于全开状态,调节第一电磁比例溢流阀5的电流的大小,使其进口压力为系统的最高压力,慢慢的关闭节流阀27,使系统的压力逐渐增大,同时观察被测试液压缸的状态的变化,直至被测试液压缸开始动作,同时测量并记录进油压力,被测试液压缸产生位移时刻的压力值为最低启动压力。
39.以上实例仅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特点,其目的在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实施实例。所以,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远离、设计思路所作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