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过程中注意观察导向套、活塞、缸体的相互联接关系,卡键的位置及与周围零件的装配关系,油缸的密封部位、密封原理,以及液压缸的缓冲结构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
拆卸下来的全部零件同样必须用煤油或柴油清洗。注意检查密封元件、弹簧卡圈等易损件是否损坏,必要时应予以更换。
装配时要注意调整密封圈的压紧装置,使之松紧合适,保证活塞杆能用手来回拉动,而且在使用时不能有过多泄漏(允许有微量的泄漏)。
液压油外漏可能由于缸盖与缸筒间的O形密封圈损坏或失效;导向套有裂纹;导向套与活塞杆间的密封损坏;活塞杆表面损伤等。
2、按照所制订的维修工艺过程,将液压元件解体、分析故障原因。解体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关键零件的位置关系,记录拆卸顺序。
3、拆卸下来的全部零件必须用煤油或柴油清洗,干燥后用不起毛的布擦拭干净,检查各个零件,进行必要的修复,更换已损坏的零件。
5、液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液压元件都是密封的,发生故障时不易查找原因,能否迅速地找出故障源,一方面决定于对系统和元件结构、原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有赖于实践经验的积累。
①用涂脂法查出泄漏处。更换密封圈;用环氧树脂粘结剂涂敷堵头配合面再压进;用密封胶涂敷管接头并拧紧;修磨泵体与盖板结合面保证平面度不超过0.005mm
减压阀拆装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直动式减压阀的顶盖方向要正确,否则会堵塞回油孔;滑阀应移动灵活,防止出现卡死现象;阻尼孔应疏通良好;弹簧软硬应合适,不可断裂或弯曲;阀体和滑阀要清洗干净,泄漏通道要畅通;密封件不能有老化或损坏现象,确保密封效果;紧固各连接处的螺钉。
在拆装液压缸时应注意密封圈有无过度磨损、老化而失去弹性,唇边有无损伤;检查缸筒、活塞杆、导向套等零件表面有无纵向拉痕或单边过大磨损并予修整。
爬行可能由于有空气侵入或是缸盖V形密封圈压得过紧或过松或是活塞杆与活塞同轴度差或是由于活塞杆弯曲等原因所致。
溢流阀拆装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保证阀芯运动灵活,拆卸后要用金相砂纸抛除阀芯外圆表面锈蚀,去除毛刺等;滑阀阻尼孔要清洗干净,以防阻尼孔被堵塞,滑阀不能移动;弹簧软硬应合适,不可断裂或弯曲;液控口要加装螺塞,拧紧密封防止泄漏;密封件和结合处的纸垫位置要正确;各连接处的螺钉要牢固。
先导型溢流阀的常见故障有:系统无压力、压力波动大、振动和噪声大等。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如表7—3所示。
液压泵在使用中应经常检查油平面高度和液压油质量;注意油温变化,采取有力措施使最高油温不超过机械说明书所规定的温度值;保持液压油清洁,及时更换液压油,清洗滤油器。
对于正在使用中的机械,出现液压泵不排油现象,多数是由于机械传动部分的问题,例如键被切断或挤坏或传动系统的其他零件损坏等。对于拆装后尚未工作过的机械,液压泵不排油可能由于油泵转向不对;进、排油口装反;装配不正确或漏装了零件;油箱油面过低等。液压泵流量不足或压力升不到要求值,可能由于泵磨损严重或密封损坏,造成内泄漏明显增加;吸油管太细太长、液压油粘度过高、滤油器堵塞造成进油阻力过高;油箱油面过低或进油管密封不严等。
单向阀的结构比较简单,拆装应注意阀芯和阀体的配合间隙应在0.008~0.015 mm。如若阀芯已经锈蚀、拉毛或被污物堵塞,则需清洗,并用金相砂纸抛光阀芯外圆表面。此外,要检查密封元件是否工作可靠,弹簧弹力是否合适。
1—滑阀;2—阀体;3—弹簧;4—盖;5—螺母;6—调压弹簧;7—螺母盖
1—调压螺母;2—柱塞;3—锥阀弹簧;4—锥阀;5、6、14—先导阀油孔;7—主阀弹簧;8—阻尼孔;9—主滑阀;10—油孔;11—中心孔;12、13—主滑阀两端油腔;a—主滑阀进油内腔;b—主滑阀出油内腔
③调压弹簧弯曲(或其轴线与端面不垂直),导致锥阀受力不平衡,引起锥阀振动
装配时要特别注意骨架油封的装配。骨架油封的外侧油封应使其密封唇口向外,内侧油封唇口向内。而且装配主动轴时应防止其擦伤骨架油封唇口。
齿轮泵常见的故障有:容积效率低、压力提不高、噪声大、堵头或密封圈被冲出等。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如表7—1所示。
对于电磁控制的电磁换向阀还要注意检查电磁铁的工作情况,对于液控换向阀还要注意控制油路的连接和畅通,以防使用中出现电气故障和液控系统故障。
电液换向阀的常见故障有:冲击和振动、电磁铁噪声大、滑阀不动作等。产生这些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如表7—2所示。
①配磨齿轮、泵体和盖板端面,保证端面间隙;将泵体相对于两盖板向压油腔适当平移,保证吸油腔处径向间隙,再紧固螺钉,试验后,重新配钻、铰销孔,用圆锥销定位
液压传动因其刚度高、响应快、功率大且体积小又易于实现计算机控制,已成为重要的传动方式之一。液压传动作为实现动力传递并加以精确控制的一门自动化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工业领域,机床设备、冶金机械、矿山机械、起重运输机械、建筑机械、塑料机械以及农业机械等设备上都普遍采用液压传动。如今,应用液压传动的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液压传动技术是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车辆工程及工业工程等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液压泵噪声过大可能由于吸油不足、吸油管路进气;泵的固定联接部分松动、传动轴同轴度差、传动部分配合表面磨损严重产生机械冲击等。
油温过高,除环境温度高及系统压力损失大外,对泵而言,主要因泄漏量太大造成的。此外,液压油粘度过高或过低,液压泵装配过紧时也会出现过热现象。
1、拆卸液压元件之前必须分析液压元件的产品铭牌,了解所选取的液压元件的型号和基本参数,查阅产品目录等资料,分析该元件的结构特点,制定出拆卸工艺过程。
1、5—前、后泵盖;2—螺钉;3—齿轮;4—泵体;6—密封圈;7—主动轴;8—定位销;9—从动轴;10—滚针轴承;11—堵头;12、油槽
拆装操作中要注意观察齿轮泵泵体中铸造的油道、骨架油封密封唇口的方向、主被动齿轮的啮合、各零部件间的装配关系、安装方向等,随时做好纪录,以便保证下一步进行安装。
1—阻尼孔;2—油腔;3—回油孔;4—螺母盖;5—铜垫;6—螺母;7—调压弹簧8、12—弹簧;9—阀套;10—钢球;11—阀座;13—滑阀;14—螺塞;15—阀体
1—电磁铁;2—顶杆;3—阀芯;4—阀体;5—弹簧;P—压力油口;A、B—工作口;O—回油口
换向阀拆装时除检查密封元件工作要可靠,弹簧弹力要合适之外,特别要检查配合间隙,配合间隙不当是换向阀出现机械故障的一个重要原因。当阀芯直径小于20mm时配合间隙应为0.008~0.015mm;当阀芯直径大于20mm时配合间隙应为0.015~0.025mm。
冲击可能由于采用间隙密封的活塞与缸筒间隙过大,节流阀失去作用或是由于端头缓冲的单向阀失灵,不起缓冲作用等原因。
速度逐渐下降可能由于活塞与缸筒配合间隙过大或密封圈损坏,使高低压腔互通;工作段不均匀,造成局部几何形状误差,失去高低压腔密封性;缸端活塞杆油封压得太紧或活塞杆弯曲使摩擦力增加;缸壁拉伤严重;油温过高,粘度降低,泄漏增加,致使油缸速度减慢。